象牙在古代是一种贵重的材料,用来制作牙雕、假牙、扇子、骰子等。近代用来做装饰品或用具,如牙雕、台球、骰子、钢琴键、麻将、扣子等。塑料出现之后,在众多领域替代了象牙,但因为象牙的稀有,一些奢侈品仍然使用象牙。象牙材质温润细腻,色泽特别,作为高档饰品历史悠久,市场效应使大象濒于灭绝。下面就是象牙的折射率,硬度,密度,象牙特征介绍的相关内容,希望对您有所帮助。
象牙的折射率
象牙的折射率1.54±。折射率,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之比。材料的折射率越高,使入射光发生折射的能力越强。宝石的折射率越大,表面光泽就越强。宝石学中,常常会说到“折射率”这个概念,又叫“折光率”。折射率是反映宝石光学性质的个重要参数。一般来说,非均质体宝石有一个最大折射率和最小折射率,两者之差称为最大双折率;均质体宝石只有一个折射率。折射率对宝石的光泽有一定的影响,一般来说,宝石的折射率越大,其光泽越强,如钻石的光泽为金刚光泽,说明其折射率非常大,专业人士能从一包宝石中依靠光泽来挑选出钻石来。
象牙的密度
象牙密度1.70-2.00。密度是对特定体积内的质量的度量,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,宝石的密度是每立方厘米有多少克重量。密度越大,同样体积也就越重。密度也是宝石鉴定的重要依据。
象牙的硬度
象牙硬度2-3。硬度,物理学专业术语,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称为硬度。莫斯以十种矿物的划痕硬度作为标准,定出十个硬度等级,称为莫氏硬度。十种矿物的莫氏硬度级依次为:金刚石(10),刚玉(9),黄玉(8),石英(7),长石(6),磷灰石(5),萤石(4),方解石(3),石膏(2),滑石(1)。其中金刚石最硬,滑石最软。莫氏硬度标准是随意定出的,不能精确地用于确定材料的硬度,例如10级和9级之间的实际硬度差就远大于2级和1级之间的实际硬度差。但这种分级对于矿物学工作者野外作业是很有用的。
象牙的功效作用
1.猛犸象牙这种史前生物遗存物是我国牙雕工艺的替代材料,不仅能解决我国牙雕工艺原材料短缺的问题,又客观地减少了因好奇或市场需要而非法捕杀大象及走私象牙行为!为不少还活着的大象避免了被猎杀!
2.联合国公约组织并未禁止猛犸象牙用于加工贸易,所以,优质的猛犸象牙与现代象牙无太大的区别,它质地坚实细密、色泽柔润光滑,是牛骨等牙雕材料替代品无法与之媲美的。
3.猛犸象牙雕刻时剩下的碎料可以供药用!猛犸象牙碎料多呈碎屑状,形状极不规则。表面浅赤或黄色,并有纵行的浅沟纹。内为银白色。片块状者,纵剖面有纵横交叉的波纹,横断面可见同心轮纹。质坚而脆。无臭,无味。以外面浅赤色,内面银白色、显油性者为佳。能定惊、安神,还能祛湿解毒。还可以用来美容!
4.猛犸象牙能辟邪、招财、镇宅。它曾多次在佛经中出现,并且在佛教中也有着崇高而神圣的地位,一直都有辟邪纳福、安神镇宅等象征意义。反映到牙雕艺术中,以佛教为题材的牙雕艺术品,自然也成为神圣的辟邪吉祥物,很受欢迎。
象牙如何鉴定真假
1.观察象牙本身的颜色和断裂纹。象牙雕刻艺术品的表皮都会老化。年代久了,表面就开始泛黄,再由淡黄逐渐变成姜黄、深黄,直至浅棕色。并且,同一件象牙器上,颜色还往往深浅不一。伴随着色泽的变化,有的器物表面,还会出现一根根短头发丝样的浅纹,我们称之为“雀丝”。牙器的年份愈久,雀丝就愈多、愈黑、愈深和愈长,进而就会表现出裂纹。作伪者做旧的象牙器物,表皮有色却无光,无包浆,雀丝的裂痕亦不自然,嗅之,有一种烟呛味。
2.从雕刻品的艺术风格来判别。如清初雕刻的观音像,衣纹线条简练,有明代牙雕的遗风。由于深浅刀法并用,圆浑而挺拔,衣着线条下垂而坦然,给人以沉稳的感觉。近代仿制的观音像,衣纹线条繁复,立体感不强,刀法也软弱。
3.注意旧料新雕。所谓“旧料新雕”,就是用旧的牙器,改雕成“古代名品”,或旧的牙器有损坏,取其一部分改头换面,用来充当古代的牙雕制品。对此,我们可以从材质、工艺两个方面做出鉴定。
4.款识辨析。关于款识辨析,除了要注意“后加款”的作伪方式,还应该警惕以假冒真,尤其是对有落款的名家牙雕作品。如清末民初的微雕家于硕,他的书刻不仅清新秀丽,且气势连贯,像是一气呵成。目前,于硕的作品也有仿冒的,仿冒品的微刻,字形欹斜,运刀偏直,笔画粗细一致,与真迹有很大区别。